查看原文
其他

黑暗中的那一道光丨纪录片《摄影师:苍穹之下》

纪录之眼 原人绘 2022-09-05

这是一部纪实题材的图像小说回忆录,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苏联-阿富汗战争时期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还有在惨烈的现代战争中为了生存而绝望挣扎的人们。 故事讲述了摄影师迪迪埃跟随无国界医生的一支队伍,从巴基斯坦徒步翻越15座高山进入阿富汗战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救援。在这场惊心动魄、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旅程中,他用镜头留下了100卷胶卷、近5000张照片的回忆与轶事。




黑暗中的那一道光

文 / 余轶(本书译者)


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冷战时期苏联武装侵略阿富汗的背景下。为了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对抗大洋彼岸的劲敌,同时获取波斯湾丰富的石油资源,苏联于1979年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阿富汗民族抵抗力量,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圣战士”们,奋起反抗。在故事所发生的1986年,战火已经在这个原本美丽的国度里燃烧了七载,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战场上的死亡人数高达十几万。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国界医生(MSF,Médécins Sans Frontière)作为全球最大的非政府医疗团体,本着人道主义理念和救死扶伤的医德,冒着战火,深入阿富汗腹地,开展了不分国籍、不分种族的无歧视救援。故事的主人翁和讲述人——迪迪埃·勒费伍尔作为一名随行摄影师,加入到MSF 的队伍中来,用镜头记录了一次战地医疗救援行动的始终。


翻开这本书,您会发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并不明朗的色调。黑白色的照片和以棕褐色为主调的漫画,甚至可以说有些晦暗,一如它所描述的那个灰色年代。但细读起来,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分明绽放出斑斓的色彩,如同一道亮光,以微弱但却坚定的力度,穿破并照亮了周遭的黑暗。这是一道来自人性的光,它诞生于迪迪埃用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旅程和用相机一张张捕捉到的画面中。




这道光叫做勇敢,正如迪迪埃和MSF团队义无返顾地踏入一个战火中的国家;这道光叫做仁慈,正如迪迪埃为途中垂死的马匹而暗自神伤、为突然失去行走能力的阿富汗少女而痛心疾首;这道光叫做热情,正如迪迪埃对摄影事业的那片赤诚之心,当圣战士炫耀枪支时,他却自豪地托起手中的相机;这道光叫做幽默,哪怕在最艰苦的旅途,他和队友也能把一块岩石想象成甜美的巧克力;这道光叫做坚持,正如他为到达山巅而在恶劣条件下独自徒步13 个小时、在离开阿富汗后又多次重返这片遍体鳞伤的土地……借着这道光,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战火中的这番征程,看到了生命和人性的深刻含义。




除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这本书极具独创性的呈现形式,也可谓是艺术创作领域的一道新新之光。应该说,很少有照片和漫画结合得如此完美的纪实作品。照片的真实性、带入感与漫画的叙事性、艺术感相结合,既优势互补,又相得益彰。它能使读者从微观角度了解战争,感受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个体生命的瞬间。我想,阅读这样一本书,您一定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作为译者,我也一直处于作品带给我的精神震撼之中。因此,当我翻译这本书时,最牵动我心绪的不是文法结构,不是遣词造句,而是书中人物的境遇,是他们的一言一行,所念所感。我仿佛就活在他们身边,跟他们一起走了一趟不平凡的旅程。我为他们的一句玩笑而开怀,为他们的不平遭遇而愤慨,为他们的惊险境况而落泪。在这样的情感触动下,翻译不过是走笔,译文会不知不觉地从心头落到纸上。能拥有这样的体验,我是何其幸运!



书摘插画


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翻译这本书时的激动心情,那是我每天下班后都迫不及待要去品尝的一种幸福滋味。当翻译工作进行到一半时,我因身体不适而接受了一场手术,只能在狭小的病床上就着一本书、一支笔、一个小本子,慢慢地看一句,译一句,誊一句。是书中人物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坚持了下来;是迪迪埃对摄影的热爱,让热衷于翻译的我找到了知音和榜样。《摄影师》成为了我在那段岁月中最好的精神寄托,可以说,它也是我暗淡岁月中的一道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31jau4h8&width=500&height=375&auto=0

纪录片《摄影师:苍穹之下》 


写到最后,我想邀请您在合上书页的同时,跟我一起在心中默默为迪迪埃叫声好,一如他在书中默默为MSF 的医生叫好那样。2007 年1 月29 日,他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在位于法国墨兰奇(Morangis)的家中(我想,这与他的健康在阿富汗之行中大大受损不无关系)。但愿他在天堂能收到我们的致敬。



原       人      绘

用纪录的眼 看见艺术





纪录片《摄影师:苍穹之下》说明

 

在《摄影师》的第二章中,读者朋友们已经看到手持摄像机的朱丽叶·福诺女士。当时,她正在拍摄1986 年10 月在苏联飞机轰炸普斯图克事件中的受害者。实际上,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她用摄像机记录了MSF 的整个救援行动过程,录影总时长达到18 小时之久。


法国第三电视台(France3)从朱丽叶的录像资料中取材,播放过一段十分钟的纪录片。后来,朱丽叶又剪辑过一段二十分钟的视频,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或其他政治机构使用,藉以唤起人们对战火中公民个人命运的关注。这也是她之所以要给MSF 团队配备摄影师和录像机的初衷:“将封闭状态下不为人知的冲突景象公之于众。”(引自《无国界医生组织纪事》一书中朱丽叶的原话,该书由法亚尔出版社于2004 年出版,作者:安娜·瓦莱)


十九年后,朱丽叶再次翻出当年的拍摄资料,从中剪辑出一段四十分钟的视频。随后,她与儿时的阿富汗好友一起为该视频配乐,并亲自撰写旁白、担任解说。这便是我们在此向您隆重推荐的影片。


读者可能已经通过迪迪埃的镜头见过这些人、这些景。但这一次,我们将透过朱丽叶的双眼,再次审视那段岁月。当时,朱丽叶只有三十二岁,是MSF 在阿富汗系列救援行动的发起者和负责人。1979—1989 的十年间,有将近五百名医护、后勤自愿者投身到这些救援行动中。在苏联炮弹的轰炸中、在错综复杂的战时联盟与对抗中,在冷战行将结束而伊斯兰主义萌芽初始的漩涡中,在微妙而不确定的平衡中,朱丽叶和她的团队一起,尽一切努力,将MSF 在阿富汗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坚持到底。


对于阿富汗而言,朱丽叶并不是一个外来者。在父母雅克·福诺和玛德莱娜·福诺的陪伴下,朱丽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您会在影片中发现,她讲得一口流利的波斯语,熟知并践行着当地习俗。对于阿富汗人来说,她不是“朱丽叶”,而是“贾米拉”。她给予当地人的尊重、信任与友爱,当地人也同样回馈给她。您在影片中所看到的景象,没有任何偷拍。当地人坦然出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阿富汗送给贾米拉的礼物。影片部分场景也许冲击力过强,但考虑到当时的特殊背景,这只会让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巴达赫尚山区居民的痛苦与坚强,感受到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的果敢与担当。您还会在影片中听到波涛的奔流声、踏雪的脚步声、篝火的爆裂声,看到烤制中的圆面包……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一个在战争之中、在苍穹之下执行救援任务的人。


图书已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